我上傳了一些視頻,想看真正的 the real 羋月,請點擊 Beginning of 周秦 第4集; 看非常早期的中國歷史。

芈 - (說文解字): 羊鳴也。从羊,象聲气上出。與牟同意。緜婢切
以前談過“牟”字,牟的中古音是mou(謀), 上古音是 mu(牧), 也就是牛的叫聲。請看: 牟的讀音。 今年是羊年,在頭頂上佩戴一個羊頭,就是"美"。
以前也寫過這個美人的“甄嬛傳”,“嬛”字的讀音有爭議。我認為學術上應讀為“淵”,釋義為“娟”, 但大家讀什麼就讀什麼囉! 請看: 甄嬛的“嬛”
下圖表甲骨文“大天立王”很容易明白,只是"王"的手臂伸出不一樣的。理解這一點, 可以判斷最近報導: 美國考古學家在新墨西哥州岩壁上發現的商人甲骨文是錯的。 但商人與美洲印第安人,在很遠的古代可能有關係,需要找到商人的基因才知道。
吳字的突破是近期山西晉侯墓地出土的叔夨鼎, 這裡“夨”現在更多釋為“吳” 。古文字專家認為叔夨就是叔虞。叔虞是周武王第三子、周成王同母之弟。成王少年時對叔虞有過封國的承諾,日後太史和周公都要求成王履行承諾,遂封唐叔於唐國,為「桐葉封弟」的典故。其子繼位後改其國號曰晉。
吳虞二字在古代通用。古文字中有添加“口”部的現象,如商周二字,之前是無“口”的。吳虞二字也是一樣。所以在古代,吳、吳(無口)、虞、虞(無口)是通用的。
有關甲骨文夏字, 因為無法在甲骨文裡找到,所以一些專家認為夏的甲骨文,也是夒(讀:nao2)的甲骨文,但這很滑稽的, 意味著它是一隻猴子。 夒也是商人的先祖, 王國維認為它是傳說的帝嚳:

